近年来,在中国大数据中心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新基建”、“东数西算”等这些密集政策的出台为大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的实施
随着国家在战略上,“新基建”、“低碳”战略的两手抓,一方面,数据中心的建设突飞猛进,我国现有涉及数据中心资源能源利用、能效/能耗评价、节能评价、绿色数据中心评价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超过20项,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40879-2021在全国范围强制实施。
新基建建设
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数据中心建设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随着各行业信息化深入、信息量激增及“新基建”推进,数据中心建设增长迅猛,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金融、政府、制造业等均在规划、建设和改造各自的数据中心。
降低PUE指标
随着新基建、东数西算、双碳等战略落地,国家对数据中心PUE指标的控制持续收紧:2017年要求2020年PUE≤1.4;2019年要求2022年新建PUE≤1.4、改造后≤1.8;2021年明确2023年底新建PUE≤1.3(严寒/寒冷地区力争≤1.25),并提出2025年全国新建≤1.3、国家枢纽节点≤1.25;2023年六部门进一步要求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PUE优于1.3。目前多数地区已要求PUE达到1.3、1.25甚至1.2、1.15以下。
各地PUE政策要求
随着政策的推进,各地政府将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数据中心审批流程将更加严谨,监督手段将更加完善。据统计,当前存量数据中心的PUE平均值在1.6到1.7,新设计数据中心PUE平均值1.35到1.39之间。数据中心行业面临严峻挑战,面临审批难,面临升级改造,面临关停风险。我们迎来了数据中心产业升级的时代。
上海
2021 年 7 月,北京市发改委发布《进一步加强数据中心项目节能审查若干规定》,明确对新建、扩建数据中心按年能源消费量(电力按等价值计算)分级限定 PUE 值:年能耗小于 1 万吨标准煤的,PUE 不高于 1.3;1 万至 2 万吨的,不高于 1.25;2 万至 3 万吨的,不高于 1.2;3 万吨及以上的,不高于 1.15。 | |
2021年2月初,北京发改委对11家能效超标数据中心现场下达《节能监察建议书》,明确了行业标准及各数据中心实际用能效率情况。 | |
2020年6月,北京经济与信息化局为落实《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开始了对京津冀区域数据中心新建项目的需求摸底调查。 |
2019年,北京市颁布《北京市数据中心能效限额标准》DB11/T1139-2019,要求数据中心PUE值低于1.3。新建的数据中心PUE值要求低于1.3,原有的数据中心要进行节能改造,改造完成后,PUE值需达到1.4以下。 | |
2018年9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8年版)》,明确规定全市禁止新建和扩建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中的数据中心,PUE值在1.4以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除外;中心城区全面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与2015年版的限制目录相比,对数据中心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
深圳
2019年4月,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数据中心节能审查有关事项的通》,PUE为1.35~1.40(含1.35)的数据中心新增能源消耗费可给予实际替代量的10%及以下支持,PUE1.30~1.35,20%及以下支持,PUE为1.25~1.30,30%及以下支持;PUE低于1.25, 40%以上支持。 | |
2019年4月《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数据中心节能审查有关事项的通知》新建数据中心PUE小于1.25的,新增能源消费量可给予实际替代量40%以上的支持。 |
山西省
山西省建设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根据《关于加快构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依托太原都市区资源集聚优势,建设省级核心枢纽节点,进而形成“1+3+N”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山西省将在太原、大同等市打造各具特色的数据中心集聚区。在此过程中,结合太原都市圈总体规划,在太原布局综合型数据中心集聚区,推进山西核心大数据中心、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建设。 |
安徽省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实施“新基建+”行动,系统布局、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优化提升功能配置,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支撑能力。 | |
安徽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有序发展规模适中、集约绿色的数据中心,加快改造升级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数据中心。同时,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和存算资源协同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长三角枢纽节点。 | |
“十四五”期间,安徽省将加快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长三角(合肥)数字科技中心、合肥华云信创云数据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此外,积极创建国家超算中心,加快推进合肥超算中心建设,打造集计算服务、交叉研究、产业创新为一体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 |
广东省
2021年8月,《广东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加快推进“一中心多节点”的省市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据有序流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丰富信用、金融、医疗、交通、生态、市场监管、文化旅游、社会救助、投资项目等主题数据库。加强城市视频监控及物联感知数据管理,构建物联网公共数据共享服务体系。 | |
2021年4月,广东省能源局发布《明确全省数据中心能耗保障相关要求》,其中布局规划指出广东省2022年规划建设数据中心标准机柜(标准机柜指折算为2.5kW机柜)47万个,2025年100万个,“十四五”期间PUE值需降至1.3以下,提高全省数据中心整体能效水平。 | |
2021年2月,广东省试行将数据中心行业纳入碳交易体系,发放碳排放配额。 |
2020年6月9日印发《广东省5G基站和数据中心总体布局规划(2021-2025年)》:到2022年底,上架率达到65%以上,规划建设在用折合标准机架数累计约47万个。到2025年底,上架率达到75%以上,规划建设在用折合标准机架数累计约100万个。 |
山东省
《关于山东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鲁政办字〔2020〕34号)提出,加快数据中心高水平建设:推进规模化发展,支持济南、青岛、枣庄等市做强全国性社会化大数据中心,争取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大型互联网企业区域性数据中心及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区域分中心落地,完善用地、用电等配套政策;到2022年底,在用数据中心机柜数达25万架,提升对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场景的支撑能力(由省大数据局等多部门分工负责,各市配合)。同时推动绿色发展,2020年起新建数据中心PUE原则上不高于1.3,2022年底前存量改造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4。 |
杭州市
《关于印发杭州市数据中心优化布局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杭经信联信基〔2020〕21号)明确,至2025年,杭州数据中心布局将优化,先进节能技术集约化建设成效显著: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控制在10个左右,服务器总数达100万台左右;绿色节能水平提升,数据中心普遍达三星级以上标准,新建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4,改造后不高于1.6,形成建设有序、布局合理、规模适度、保障有力、绿色集约的发展新格局,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